

这是 数说的述说 的 第597篇 原创文章在线免费配资
昨天写了一篇,正好给同事也看到了,他们说我是投资老登,我好像之前就听说过这个词,今天去了下,还真的蛮贴切的。
老登,在东北方言里调侃“老家伙”的词。带着好奇,我查了一圈,结果不查不知道,“老登”这个概念在2025年的A股市场里,早已演变成一个内容丰富、充满戏谑又精准刻画市场生态的标签。
“老登”的走红,离不开它与“小登”的激烈碰撞和对立。“小登”通常指代90后、00后为主的年轻投资者,他们是科技成长的坚定信徒,热衷追逐AI、算力、半导体、机器人这些前沿赛道。这场冲突在2025年9月初因一场著名论战而彻底公开化,买方大佬凌鹏公开质疑AI算力龙头“”的盈利预测,结果被一位年轻券商分析师在朋友圈直接回怼:“买你的白酒去吧,老登!” 这句话瞬间火遍全网,成了两种投资理念正面交锋的标志。
在反复比对那些特征后,不得不承认,就是个“老登”。

老登的含义
所谓“老登”,在投资圈里特指一类投资者,他们大多是60后、70后和80后,秉持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,偏爱白酒、银行、地产、煤炭、保险这些传统行业的龙头蓝筹股。这些“老登股”的核心特征就是市值庞大、估值较低、分红稳定,但股价长期缺乏弹性。投资风格上,“老登”们极度看重企业的当前价值、确定性和安全边际,追求“价格低于价值”的买入点,对市盈率、市净率这些传统估值指标烂熟于心,投资决策冷静甚至保守,用他们自己的话说,叫“拼命占便宜,宁死不追高”。
对照这些标准,大家自己评估下是不是中枪了,是不是常年重仓那些业务看得懂、现金流充沛、每年有稳定分红的传统公司,对AI、半导体这些听起来高大上但看不懂的科技题材敬而远之,总觉得它们“虚”,那可能就是老登了。

老登冲突背后
这场“老登”与“小登”的冲突,表面上是投资品种选择的不同,再往深里想则是投资哲学、估值逻辑甚至世界观的巨大差异。“老登”们信奉的是价值投资,核心是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。他们坚信“树不会长到天上去”,价格终将回归价值,对那些动辄市盈率几百倍、盈利前景画大饼的“小登股”充满警惕,视其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。“小登”们则更偏向成长投资。他们关注的是技术的颠覆性、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宏大的产业叙事,愿意为未来的“市梦率”支付高溢价。他们认为“老登”们固守的旧时代护城河正被科技快速瓦解,嘲笑他们无法理解AI、国产替代背后的战略意义和爆发潜力。这种认知差异直接体现在市场表现上,2025年的A股,呈现出“小登股狂欢,老登股落寞”的极致分化。以AI算力、半导体为代表的“小登股”股价节节攀升,寒武纪甚至一度超越茅台成为新股王,而白酒、银行、地产等“老登股”则持续阴跌,即便部分公司业绩稳健,股价依然疲软。
理解这种对立,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本质上是投资世界里经典的价值派与成长派、保守与激进、当下与未来之争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集中体现和放大。其背后还有深刻的宏观背景,国家战略明确向“新质生产力”倾斜,资金大量涌向科技创新领域。同时,年轻投资者通过社交媒体形成共识,不断强化科技赛道的光环。而“老登”们,经历过市场周期,见过泡沫破裂,更敬畏风险,这份“稳”在当下却成了束缚我们脚步的“钝”。
反正我查询了下,也了解了,觉得老登就是老登了,也没啥。同事那句“老登”固然刺耳,但这场“登门立户”的探索,让我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。或许,真正的成熟不是固执地站队“老登”或“小登”,而是理解市场的多元与周期。
毕竟,今天的“小登”在兑现业绩后也可能变成明天的“老登”,反之亦然。重要的是,在喧嚣中守住自己的投资纪律,同时保持一份对市场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与学习力。
创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